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神父的話: 耶穌善牧 - 聖召節為聖召祈禱

耶穌善牧
- 聖召節為聖召祈禱

【宗二 14a, 36-41;伯前二20b-25;若十1-10】


這個主日是復活期第四主日,又稱「善牧主日」,所以甲、乙、丙年三年福音的主題都是有關耶穌善牧。三年的福音都是取自若望福音第十章「耶穌善牧」的章節。這章節被分成三個部分:甲年取自第1-10節,強調的是「基督是羊門」;乙年取自第11-18節,所強調的是「善牧為羊捨命」;丙年取自第27-30節,所強調的則是「善牧將永生賜予祂的羊」。
在福音中,耶穌有許多的形象:醫治、驅魔、講道……等,而在所有形象中,最能夠安慰人心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大概非「善牧」的形象莫屬了。這形象是歷代,而特別是初期教會的基督徒藝術家,最喜歡據之以創作的一個圖像。初期教會的信友們常常把這個圖像裝飾在他們的地下墓穴當中,在那教難的時代,這個圖像總帶給他們給安全感和無限的安慰,因為善牧關顧祂的羊群,祂牧養他們、保護他們,祂也對他們絕對忠實。
當我們頌唱這個主日的答唱詠:「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聖詠廿三)」時,我們總會想到耶穌基督的善牧形象,雖然這個聖詠裡的「牧者」指的是天主聖父,不過這正好符應了我們常說的:「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子女」。耶穌在答覆門徒要求祂將父顯示給他們時,祂也這樣說:「你們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所以這善牧的形象最終指向天主聖父,然而是耶穌把父的慈悲形象帶到我們中間來,並且向我們分享天父的慈悲,祂同時也邀請那些受祂召叫的人活出這同一的慈悲。
耶穌在今天的福音中講了一個比喻來向我們通傳天父的慈悲大愛,內容涉及了「善牧」,而讀經二就是在向我們敘述我們所擁有的牧人是怎樣的一個牧人。讀經二說祂為我們忍受了痛苦,我們是因為祂的創傷才獲得了痊癒。今天我們在教堂中放一個十字架,對你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你大概不會認為十字架是一個羞辱人和荒謬的事,但是如果我們把十字架換成斷頭台或是宋朝包公審案時用的狗頭劄或虎頭劄,或者是處死死刑犯的電椅,那麼你一定覺得不可思議,教堂怎麼會放這樣一個讓人不安,甚至令人覺得羞恥的刑具在教堂裡。十字架在羅馬帝國時代就等同於我們中世紀的斷頭台,宋朝的虎頭或狗頭劄,或是今天的電椅。是的,不用懷疑,這個刑具正是我們信仰的中心。或許我們會問,為什麼不盡力消除這件讓耶穌帶來創傷的標記呢?因為十字架為我們基督徒而言,就如聖保祿所說的,就是真理,離了十字架這些真理就沒有意義。在沒有希望的時候,十字架帶來了盼望。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在完美的天主和該死的人之間築起了橋樑。在耶穌受難的那一天,天主戰勝了罪惡,擊潰了死亡。在這樣一種轉變當中,天主把歷史上最壞的行為變成了最偉大的勝利。沒有任何事能夠,甚至是謀殺了天主的親生兒子這樣的事,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關係隔離終止。因著十字架,最惡毒的罪行也都變成了醫治我們創傷的大能力。因著十字架,我們就有盼望;因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創傷,我們就獲得了醫治。不是祂的奇蹟醫治了我們,而是祂的創傷。想一想,如果天主能夠從最無能、最軟弱中引出能力來,那麼天主也可以在我生命中最失敗和最困難當中做什麼?不用懷疑!全心依靠祂吧!
為了更近一步說明這比喻的意思,若望福音又提出了「羊門」的觀念。由門進入羊棧,是牧人接近他的羊群的正常途徑,它意味著牧人和他的羊群之間的親密關係。也因此,誰若願意到羊棧內牧養羊群,應該經過耶穌;換句話說,應該由祂領受管理羊群的權柄。羊若不經過耶穌,也不能找到草場,就是找不到養活自己永生性命的食糧,進入天國。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在接受了天主的慈悲大愛之後,祂要求我們做唯一事就是牧放羊群,即牧放我們兄弟姊妹中最弱小者。伯多祿在領受了耶穌的慈悲寬恕之後,耶穌邀請祂牧放祂的羊群,他現在正與耶穌和耶穌的弟兄姊妹一起同行,踏上天國之旅。
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被召成人耶穌弟兄的牧人,而為了帶領和鼓舞基督的教會走上天國,我們需要像基督一樣牧養他人。整個普世教會在今天齊聲為聖召祈禱,祈禱更多的年輕人去答覆天主的召叫,去接受一份奉召捨棄自己的一切,並在天主的愛中服侍世界的職務,這職務是喜樂的、是榮耀的、是平安的,就如聖心所散發出的熱力溫暖一般;但這職務也是捨已的、受苦的及掙扎的,就如耶穌的肋傷一般痛澈心扉,可是我們知道總是有教友在為神父們祈禱,祈禱他們能成為一名好的牧者,讓所有接近他們的人,都能與耶穌基督的聖心相遇合。

我想起一首歌詠耶穌聖心的詩歌,我們也以首詩歌為普世的司鐸們祈禱:

耶穌聖心、司祭之心
人的重罪把人壓垮
但祢以愛的關顧到處尋找亡羊
並將之懷抱回家

耶穌聖心、司祭之心
沉重的十字架給人帶來悲慘的生命故事
但祢承擔了我們的故事
並將天上的榮耀帶給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