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神父的話
住在耶穌內
【宗九26-31;若壹三18-24;若十五1-8】
潘家駿 神父
復活節的慶祝一直延續到整個的復活期。從復活主日(包括了守夜禮和復活當日)一直到聖神降臨主日,整個五十天的慶祝就如同一個大節日,教會稱之為「大主日」。
今天是復活期第五主日,這是我們從復活節之後第五個機會,讓基督的復活再一次臨現在我們當中。古代的基督徒常常這樣說:「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主日。」說明白一點,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與復活主耶穌的相遇。」而這個主日的福音,耶穌講了一個比喻。耶穌說,祂是葡萄樹;祂的門徒們是葡萄樹的枝條,枝條若不連在葡萄樹上,憑自己就不能結果實。聖若望宗徒用了耶穌所講的這個比喻,正是要向我們強調,我們是多麼需要「住」在基督內。
葡萄樹是沿地中海各地很普通的植物。他們一般把以色列民族比作為天主的葡萄園,如聖詠八十8-10:「萬軍的天主,求你復興我們,顯示你的慈顏,好拯救我們。你從埃及移來一棵葡萄樹,你把異民趕走,而種植這樹。」於是舊約時代的先知們在講道時,常常便就地取材,拿它來作比喻。依撒意亞先知就曾經寫過一首葡萄園詩歌:「我的愛友有一座葡萄園,位於肥沃的山崗上;他翻掘了土地,除去了石塊,栽上了精選的葡萄樹,園中築了一座守望台,又鑿了一個榨酒池。原希望它结好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依五1-2)而當我們看今天的福音時,這葡萄樹不再指那令天主失望的以色列,而是指耶穌自己,誠如耶穌自己所說的:「我是真葡萄樹」,而從來就沒有一個人向耶穌一樣說同樣的話。耶穌這棵真葡萄樹並不是獨影孤枝的,祂是葡萄樹,我們是祂的枝子。我們都與祂有一份密不可分的聯繫,並且我們與祂的生命相屬。
「你們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你們內。」在聖若望宗徒的筆下,這樣的話並不是空洞的說法。在我們剛才聽到的福音中,聖若望宗徒用了這兩句話來表示耶穌和祂的門徒們以及祂的門徒們之間的合一,同時也表示祂是我們的「生命泉源」。而祂如何與我們的生命合而為一,如何成為我們生命的泉源:祂以為我們犧牲了性命的方式,成了我們的生命食糧!
這「住」在基督內的經驗是聖若望非常寶貴的生命經驗,所以在他的第一封書信中,他用了福音類似的話語這樣說:「誰遵守天主的命令,就住在天主內,天主也住在他內。」「住」這個字眼非常能夠表達出今天福音中,葡萄樹與枝條彼此間的關係。在這篇若望的書信中,聖若望宗徒好像是為自己所傳的福音作了一個註解。他指出葡萄枝條要連在葡萄樹上所必須堅持的就是要「住」在彼此內,而具體的行動就是要;一、信仰耶穌;二、聽耶穌的吩咐,彼此相愛。而這兩個行動也正是我們領受感恩聖事(聖體聖事)的行動:
一、信仰耶穌:信德乃構成感恩禮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沒有信德,那麼感恩禮聖事的行動就根本不存在。初期教會門徒們在家裡之所以產生了「擘餅」的行動,那是因為門徒們想要「紀念」復活的主。厄瑪烏的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了這同一的信德,那就是當兩位門徒認出耶穌時,耶穌卻是在他們的眼前隱沒了。是的,認出耶穌和耶穌隱沒是同一件事,而這也正是信德的表達,因為如果耶穌可見才相信,那麼信德便不會發生。就是因為耶穌隱沒,所以才把我們帶入信德當中。
二、聽耶穌的吩咐,彼此相愛:聖言成了血肉來到我們當中,而凡是在感恩禮中領受了這成了血肉的聖言的人,也都被邀請去學會謙卑,與所有在這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一起作伴,一起同行。而我們陪伴同行所接觸這片土地的雙腳,正是耶穌於最後晚餐時,在門徒們身上為我們洗過的腳。祂曾跪下,雙手托著我們的腳,為我們洗腳,之後,祂「注視」著我們的臉龐,對我們說:「你們明白我給你們所做的嗎?....若我為師傅的給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若十三12,14)在這條天國的道路上,我們也必須在途中暫時停下腳步,以基督那充滿同情的「眼光」和對群眾所動的慈心,去洗我們近人的腳,而當我們跪在我們弟兄姊妹們面前,洗他們的腳,以那與基督相似的「目光」「注視」著他們那軟弱的臉龐;貧困的臉龐;病苦的臉龐;辛勞的臉龐;痛苦的臉龐;受壓迫的臉龐;被剝削的臉龐,被拒絕的臉龐,這時我們終將發現天主的救恩已經在我們腳踏的這片土地實現了。
事實上,生命之糧應該是比飽腹之糧更具體可見的,因此每當我們的生命被基督的體血飽飫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被基督的愛催迫著,而去想到在我們這個世界裡千萬因缺乏食糧和億萬因缺乏愛而受苦的人們。是的,如果我們能在聖體聖事內認出耶穌來,我們也應該能夠在許多受飢受餓的人們身上認出耶穌來。如果我們不能把我們對耶穌臨在於生命之糧的信仰轉化為行動,我們仍然不敢說我們是一個有信仰的人,更不敢說我們的團體是一個信仰的團體。
而這讓我想起有一次,當盧雲神父(荷蘭籍靈修神學家)準備為方舟團體舉行感恩禮的時候,一位因殘障而說話有困難的女士來到他面前請求神父降福她,當盧雲神父舉起穿著祭披的雙手準備行降福禮時,這位女士卻打斷了他的降福行動:「不是這樣,我是指真正的降福。」原來她想要的是擁抱,於是盧雲神父從祭台上走下來擁抱了她。是的,我們基督徒總習慣用「我會為你祈禱」來面對別人的困難,好似說完了這句話,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睡覺了。我們也總是忘了,我們也需要以具體的行動來與天主的聖意合作,把基督從祭台帶向人群,好讓我們的祈禱實現在我們當中。
聖若望宗徒生活在教會初期,基督信徒尚處在受人歧視的時代。他格外體驗到基督信徒的合一和彼此相愛的必要。據說,他晚年的宣講常以此為主題。我們體諒他的苦口婆心,也要在我們所生活的時代中實行這個教導。阿們!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